灵璧县:议事协商凝共识 基层治理谱新篇_大皖新闻 | 安徽网
为打通基层治理“最后一公里”,灵璧县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,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,拓宽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,着力构建“有事好商量、众人的事情众人议”的基层民主协商新格局,让治理效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。
党建引领“定航向” 协商议事“解民忧”
灵城镇庄陈社区东方名城小区北门的破损路面,曾是居民出行的“烦心事”。居民代表通过“邻里议事亭”提出诉求后,社区党组织迅速响应,组织居民代表、施工单位现场会商方案、敲定工期,仅用10天就让破损路面“旧貌换新颜”。“现在下雨出门脚不沾泥,极大方便了小区居民的出行。”居民们高兴地说。
这一成效源于灵璧县创新推行的“收集—商议—办理—督办—评价”协商五步工作法,实现了民事民提有回应、民事民议有实效、民事民决有温度、民事民评有力度。
灵城镇庄陈社区依托“1+3+N”议事协商机制(“1”为社区党支部书记;“3”涵盖小区党支部、业主委员会、物业公司;“N”包括利益相关方代表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、驻区单位代表、律师、调解员及居民代表等),成功解决2个小区监控设备老化问题,新装高清摄像头12个,居民安全感显著提升。
多方联动“聚合力” 共绘治理“同心圆”
灵城镇东关社区惠众苑小区曾因夏季暴雨频发路面积水,让居民苦不堪言。社区党组织主动牵头,邀请退休党员、居民代表与住建局面对面协商,最终敲定“污水管网整改工程”解决方案。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锚定“全域雨污分流、管网高效运行”目标,加快推进实施剩余雨污管网改造提升工程,让群众在“雨过无积水、生活更舒心”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类似的共治场景在全县处处可见。杨疃镇邱庙村打造“小张说事”基层治理品牌,在院里组织“板凳会”,邀请老党员、乡贤担任“说事调解员”,现场受理邻里纠纷、土地流转等矛盾事项,创新“现场说事-当场协调-跟踪督办”机制,累计化解矛盾30余起。
品牌赋能“提质效” 协商成果“暖民心”
“小区老人多,想添些休闲桌椅”。接到光明社区居民的诉求后,社区党组织迅速召开议事会,实地勘察后在3个老旧小区加装休闲桌椅8套、凉亭2处,让邻里闲聊有了“好去处”。结合“送戏、送电影下乡”文化惠民活动,社区每月组织参加“广场电影”等邻里活动,让“邻里一家亲”的氛围愈发浓厚。
为有效发挥议事协商品牌效应,灵璧县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基层议事协商品牌:大路镇“古井叙事”围坐古井话家常,黄湾镇“乡村治理工作站”一站式解难题,禅堂镇“乡村夜话”田间地头听民声……通过“拉家常、说心事、谋对策”的方式,让群众愿开口、敢说话,搭建起党委政府与群众的“连心桥”。
下一步,灵璧县将持续擦亮基层议事协商品牌,以更精准的服务回应群众期盼,让“众人议事”成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“金钥匙”,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灵璧、幸福灵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陈校